尧帝死后,舜之后又把位子禅让给尧帝的儿子丹朱,丹朱当了三年的首领,但是众部族都不鸟丹朱,大事小事还是来找舜,于是舜半推半就,顺应了民意,成为了新一代首领。
这次权力的交接虽然不那么愉快,但是我认为这也是无可奈何的。舜从小在家备受欺辱,是在困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政治手段比较强硬。但当时尧帝因为治水不利,威望已经岌岌可危,也许是为了天下苍生,也许是为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舜最后夺了尧帝的权。可能舜从道义上来说并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尧帝于舜有大恩大德,但是时势造英雄,应该是说天选择了舜。
舜上位后,制订刑罚,完善政治体系,治理华夏井井有条,反正就是英明的君主,形容词就那几个,我也不赘述了,总之人类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切欣欣向荣。后来死因成迷,就不再深究了。
舜以孝为本,为人品德高尚,深受后世儒家推崇,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十一)五帝之五:大禹
大禹,生卒年不详,姓姒,名文命,是鲧的儿子,也是高阳帝的后裔,具体几世尚有争论。鲧就是治水不利被舜流放的那个,他也是牛气的,被流放以后修了城池搞独立(看来是用错了地方,不应该让他去治水的,应该让他当一建集团的总工程师),舜也干脆,二话不说直接讨伐了鲧,然后把他处死了。本来大禹也难逃一劫的,但他想起自己的治水理论还无处发挥,就向舜提出了几个治水的建议,舜觉得,诶哟,不错哦,那就让小伙子你去接替你爹当水利部部长吧。
大禹知道,自己能保住命,是因为当时洪水泛滥,舜也无计可施,如果自己治理不好水患,怕也是要人头落地。所以大禹拼命工作,便有了后来“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当时的“治水办”还有几位重要人物,子契、后稷,这两位前面介绍过了,一个是商的始祖,一个是周的始祖,还有一位叫伯益(高阳帝曾孙),是秦的始祖。在四人的通力合作下,大禹总结了父亲失败的原因,决定以“疏”代替“堵”,经过十来年的勤恳工作,中原地区的水患终于消除,百姓安居乐业。由于在治水的历程中大禹走遍了中原,故而治水成功后声望超高,成了全民的爱豆。
大禹在治水的历程中累积了大量的人脉,再加上他治水成功,救民于水火,声望之盛,甚至盖过了年老的舜帝。舜后来想玩和尧帝一样的把戏,就是先后找到两位贤人隐士要传位给他们,“石户之友”和“北人无择”,他们两位哪敢接这烫手山芋,纷纷表示这个锅,我不背。而据说舜的儿子商均也是个低能儿,所以舜理所当然地传位给大禹。可怜的丹朱和商均,也许并不是真的傻,而是为了体现“禅让”的英明,白白被扣上了无能的帽子。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大禹夺舜的权和舜夺尧的权如出一辙。
所以我说禅让是经过美化的权力转移,但是前篇说道了,这也上天的选择,和达尔文说的“优胜劣汰”差不多的道理。大禹即位后,也同样励精图治,也不多嘴了,英明的帝王都是相似的。最值得说的一点是从大禹开始,慢慢有了国家的雏形,大禹也为夏打下了基础。当时大禹虽然心里想着世袭,表面上面子挂不住,就选了当时“治水办”的二把手伯益作为“太子”,另外两位仁兄深谙帝王之心,已经纷纷到了自己的封地低调行事。尽管选了替补,大禹私下还是有意培养儿子启的势力。讲到这里,史前时代也差不多结束了,照例给大禹做个评价。
大禹治水这个功劳就够吹一辈子了,然后也是夏的实际创造者,作为首领也尽心尽责,推动了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