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血色足够威慑住一些官员不敢伸手拿不该拿的东西,而由此事,也成功将很大一批不干事的官员拉下马,然后换上愿意做事,也更忠诚的人。
不同以往的考核制度让绝大部分的官员都不再佛系,毕竟再懒怠下去,头上的乌纱帽可不保,好不容易才爬到如今的位置,没有人愿意被挤下去。
朝廷来了一场大换血,燕曦才感觉终于掌握了实际的权柄。
太皇太后依旧垂帘听政,但如今她已经不怎么发表意见了,宗室直接被燕曦砍了一小半的人,太皇太后觉得燕曦太残忍了。
为君者不仁,是大忌。
可若说燕曦不仁,她又未曾累及涉事官员的家眷,除非对方的家眷也参与了进去,且还担了主要的罪责。
那几个首犯都抄家了,而后其家眷也没有同首犯一块被斩首,而是入了册子,分配做劳力去了。
近年来朝廷开设不少的大作坊,都需要很多的工人,还有石场和矿场等地。
需要徭役的地方有很多。
太皇太后以为的那等反燕曦的人并没有掀起什么水花,因为相家所掌的步军站在燕曦的身后,在庞大的军队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
可隐患却也埋下了。
不少人举家,或是弃家逃到了南边、北晋或是别的小国去了,对方别的本事或许不大,但对于大周的情况却是足够了解的。
可把北晋帝的嘴都笑歪了。
他正筹谋着怎么攻打大周呢,这就送人来了,真是瞌睡就送枕头,正好让他多了解一下现在关于大周的情况。
当然,他也不会全信,谁知道这些人里有没有大周派来的细作呢。
因此都将人安排在院子里观察,一一分开审问。
其中有一貌白有美鬓的中年男子颇为镇定,因为他在投奔北晋帝的人中官位最大,而他也最狠。
听说直接弃了家眷,要知道对方家中还有一个七十的老母,娇妻美妾无数,孩子自然也不少。
叛国的消息传回去,怕是他的家眷都会因罪入狱,就是不斩首,也会被刺字发配。
也因此北晋帝对他比其他的人要更为信任一些,因为北晋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