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三基发射药?抢坦克订单

周长风又在现场转悠了一圈,逐个审视了其它官营、民营企业的作品,水平参差不一,有剑走偏锋的、有中庸碌碌的、还有惨不忍睹纯属搞笑的……

看来看去,也只有广州兵工厂的作品比较好。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才至昌三十八年而已,提前五年达到与经典的M43弹相仿的水平,似乎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果了?周长风一时间觉得自己有点过于好高骛远。

不得不说,中國的体量实在是太大了,相应的,资源也足够丰富,这其中也包括了人才资源。

哪怕工业化程度不高、教育资源有限,但从中收益的人口规模仍然高得吓人,这使得如今的大明虽看上去不够发达,可却有足够的余力在各行各业方面投资。

历史上同期的日本十分依赖西方国家的技术转移,大部分技术都要等西方列强应用成熟了才扣扣搜搜地引入,而他们自己却没有资源独立研发。

当时西方国家的飞机公司都很不喜欢日本人,因为这些穷光蛋每次都只买一、二架飞机回去仿制,舍不得下大笔订单。

与其对比,后发工业国的大明在各行各业经过几十年的追赶后已经抹平了大部分事物的差距,少数尖端技术的差距没有办法,只能徐徐图之,毕竟人家提前跑了上百年,积淀也好、老本也罢,肯定是有的。

这就是体量优势的宏观体现。

接下来随着与会者到齐,“初试”很快就开始了。

每一个厂商先后上台讲述自家作品,然后是问答与评分。

周长风对此兴致一般,在场的军官和官吏们都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们的仔细审阅和分析都大差不差,至少周某人认为大体是贴合实际的。

陆军方面对于广州兵工厂配套研发的半自动短步枪比较感兴趣;而空军方面则中意全自动短步枪,也就是“突击步枪”,几名伞兵军官纠结于两型突击步枪拿不定主意。

大明陆军其实是来凑热闹的,毕竟这次招标是空军方面主导的。

陆军代表的言论与后世那啥军队简直如出一辙,他们固执地坚持几个观点,扬言即使要选择也只会选择半自动步枪。

其一,全自动要比半自动更为消耗弹药。

其二,全自动短步枪的枪管长度要比半自动的短五分之一,中距离精度必然不尽如人意。

其三,士兵们习惯于半自动短步枪的样式,而全自动的是手枪型握把,可能不顺手。

其四,全自动短步枪更贵。

啊!陆军!

但事实上这全都不是问题。

只要训练合格,实战中有士官和军官的监督,士兵们其实并没什么机会胡乱扫射。

比如按照条令规定,中距离禁止使用全自动模式,在相隔几百米的时候,士官与军官们完全有余暇去呵止那些忘形的士兵。若是距离近了,胡乱扫射倒也无妨,权当火力压制了。

至于精度,如果以AK47和SKS来对比,后者仅仅只有微弱优势,甚至是难分秋色——同样是100m距离上的散布,56冲的散布是10-11.6㎝,56半是11.5-13.6㎝。

士兵们的顺手与否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岂有无从适应之说?

而价格则有些反常识,并没有显著差别,半自动短步枪往往还更贵些——因为其需要消耗更多的木材。

依75年采购价,56冲为128元,而简化工艺后的56半仍旧要135元。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总结出的最佳选择就是直接一步到位。

从全威力弹的栓动步枪直接迭代到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然后再等几十年,待小口径弹成熟以后,便可二次迭代。这是标准答案,中间的其它选择都不完美。

周长风知道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扭转最为保守的陆军的观念的,海军和空军倒是没问题,反正海军是自己人,空军则因为特殊需求的缘故,倾向本来就是正确的。

所以他琢磨着该如何让陆军这帮老顽固们回心转意,或者用歪门邪道来避免他们采购半自动短步枪。

参考德国人偷偷把Stg44冠以冲锋枪MP44的编号,从而糊弄陆军方面?

这好像不太可能,因为那也只能顶替冲锋枪的位置,陆军依旧会继续采购半自动短步枪,而目的在于直接顶替步枪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