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此时还不知道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含金量,他觉得自己面对人才的时候脾气老好了,俞悦纯粹含血喷人!

俞悦:“这次欧阳修大大还闹了个小乌龙,苏轼的文章。梅尧臣大为激赏,又呈荐给主考官欧阳修。

欧阳修一气读过后,深感文章引古喻今,说理透辟,已有大家风范,完全可以评个第一。

但他转念一想。这天下除了自己的弟子曾巩之外,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种文章了。

如果把曾巩立为第一,恐怕要落人个徇私舞弊的口实,所以最后苏轼的文章,阴差阳错的屈居第二。”

明月松间照:苏轼:悲伤那么大.jpg

草莓奶糖:好消息:得第一了。坏消息:不是我。

欧阳修想到这桩科考旧事,也是摇头失笑,倒是他委屈这苏子瞻了。

苏轼想起这件事,也笑了:“原来各种因由竟是如此,不过曾巩也是当世大才。”

俞悦:“接着在礼部复试,苏轼又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在同年三月,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苏轼乙科进士及第。

顺带着说一下,宋仁宗时期的甲科进士是前五名,而从第六名到最后一名都是乙科进士。

史料上没有写苏轼性乙科第几,但时年二十二岁的苏轼和十九岁的苏辙兄弟俩给宋仁宗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甚至回到后宫后。仁宗皇帝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

进士及第后,主考官欧阳修与新科进士之间便有了师生的名分和情谊。

苏轼照惯例给恩施欧阳修写去了《谢欧阳内翰书》。

这篇不足五百字的文章,让欧阳修读过后感叹:‘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更三十年,无人道者我也!”

虽然后生可畏,但欧阳修故意说这些与他人听,这份提携后进的热忱也同样可敬可佩。”

九州一色的霜:他真的,我哭死。

俞悦:“欧阳修又带着苏轼拜见了宰相文彦博、富弼,枢密使韩琦。苏轼终于和儿时听过的那些人杰同席。

比较可惜的是,范仲淹在前几年去世,无缘一睹范文正公的风采。

苏轼声名鹊起,正语搏击长空之时,从故乡传来了母亲程夫人离世的噩耗。

程夫人是四月初八病故的,临终之际,并不知道两个儿子双双高中,仓促到没来得及跟父子三人告别。

古代书信很慢,五月底苏轼父子才收到远信,悲痛欲绝,星夜兼程赶回家中。

小主,

踏入小院,苏轼似乎还能听见母亲的书声笑语,以及离别前抚在脸颊温润的手,如今一切都被一方小小的棺木隔绝。

苏洵将夫人安葬在武阳安镇山下,老翁泉旁,并刻下祭文:‘与子相好,相期百年。嗟予老矣,四海一身’。”